基本學制:
全日制學歷教育,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職業道德和扎實的文化基礎知識。具有獲取新知識、新技能的意識和能力,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需求。熟悉企業生產流程,具有安全生產意識,嚴格按照行業安全工作規程進行操作,遵守各項工藝流程,重視環境保護,并具有獨立解決非常規問題的基本能力。掌握現代工業機器人安裝、調試、維護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具備機械結構設計、電氣控制、傳感技術、智能控制等專業技能,能從事工業機器人系統的模擬、編程、調試、操作、銷售及工業機器人應用系統維護維修與管理、生產管理及服務于生產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
1、對口升學
學生畢業時,參加省內高等職業院校單獨招生考試(單招),升入高職院校繼續升造。
2、繼續學習
學生畢業后,成績優秀者可就讀株洲中科韜睿軟件學校,強化專業技能,豐富項目實戰和管理經驗。
3、對口就業
為實現畢業學員與人工智能、IT企業零距離對接,學校專門成立由企業人力資源專家、企業技術總監組成的就業實訓團隊-金盾特訓營,培養情商高、技術過硬的人工智能、IT專業人才,作為學員高薪就業的堅實后盾。
課程體系
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
公共基礎課包括德育課、文化課、體育與健康、公共藝術、歷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類基礎課。
專業技能課包括專業核心課、專業(技能)方向課和專業選修課,實習實訓是專業技能課教學的重要內容,含校內外實訓、頂崗實習等多種形式。
一、 公共基礎課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1 | 職業生涯規劃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2 |
職業道德與法律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 |
經濟政治與社會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4 |
哲學與人生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5 |
語文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6 |
數學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7 |
英語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8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9 |
體育與健康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10 |
公共藝術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11 |
歷史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二、專業核心課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1 |
機械制圖 |
了解機械制圖的基本內容;掌握使用繪制工具繪制機械圖樣的方法;能使用繪圖工具繪制簡單的零件圖形。 |
2 |
計算機繪圖 |
了解AutoCAD軟件的基本內容;掌握使用軟件繪制機械 |
3 |
機械基礎 |
了解機械原理、結構、材料、機械加工等基本內容;掌握材料加工、機械設計、制造工藝等基本知識; |
4 |
電工基礎 |
基本電路知識、基本電工儀器、以及基本電工技能。要求能學會使用常用電工儀器,能完成基本的電工安裝任務,能對一般的電氣線路進行故障分析與排除,掌握電工基礎理論知識。 |
5 |
電子技術 |
模擬電路知識、數字電路知識、電子元器件知識、電子基本技能、以及常用電子儀器。要求能學會使用常用電子儀器,能完成基本電子電路的裝配和測試,了解常用電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參數和外特性,并能正確選用;理解各種基本的模擬與數字單元電路的組成與工作原理;能定性分析各種常用電子線路。 |
6 |
電子元器件識別檢測與焊接 |
掌握焊接基礎知識與技術,掌握電子線路調試和檢測基礎知識,能運用學過的理論知識對有關線路進行調試和檢測,會依照電子線路原理圖安裝線路,會用儀器測量有關參數。 |
7 |
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 |
了解交、直流電機、常用低壓電器及其應用的基本知識;掌握以電動機或其他執行電器為控制對象的生產機械的電氣控制基本原理、線路及分析方法;能解決生產實際電氣控制的一般問題。 |
8 |
可編程控制器原理及應用 |
了解PLC編程與接口技術,了解常用小型PLC(60點以內)的結構和特性一,掌握常用小型PLC(60點以內)的I/O分配及指令,會使用編程軟件,會根據需要編寫簡單的PLC應用程序,能對可編程控制器控制系統進行安裝、調試、運行和維護。 |
9 |
工業機器人操作與編程 |
以工業機器人基礎操作、編程和應用為基礎,采用模擬化工藝設計理念,掌握工業機器人本體操作與編程、以及與周邊設備的簡單I/O信號設置等內容。 |
10 |
工業機器人離線編程及應用 |
掌握工業機器人的離線編程方法,完成復雜空間軌跡的高精度編程應用操作,實現脫離實際硬件完成編程并仿真功能過程,最終實現實體工業機器人驗證調試。 |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1 |
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 |
掌握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的基本方法,完成自動化生產系統編程應用操 作,實現結合實際硬件完成編程并調試功能過程,最終實現自動化生產線自動運行的驗證調試。 |
2 |
工業機器人電氣裝調與維護 |
掌握工業機器人電氣組成、安裝工藝、能進行手爪工裝安裝,能進行元件選型與安裝調試,典型電路安裝連接,掌握工業機器人工作原理,能正確使用維修常用方法進行故障分析。 |
3 |
工業機器人工作站典型應用 |
掌握機床上下料工作站、焊接工作站、生產線工作站的組成和原理,能進行相關工作站的安裝、編程、調試以及維修維護 |
四、選修課
根據專業需要和學生興趣、愛好,確定公共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及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序號 |
專業選修課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1 |
人格與行為規范教育 |
根據中職學校辦學理念、人才培養目標,在不同年級、不同時段設計有中職特點、有針對性的德育內容和形式,對中職生實施系統的人格與行為規范培養和教育,主要內容包括行為規范、專題教育、塑造健康人格、規劃職業生涯、企業與職業等五大方面。 |
2 |
企業文化與職業素養 |
了解企業文化,認識企業文化在現代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正確理解先進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讓學員快速融入公司環境,職場規則。 |
3 |
崗位認知 |
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能迅速融入到新的工作,快速進入一個社會人的狀態,目的就是讓學生們在思想上認識自我,行為符合專業工作規范。 |
4 |
智能制造生產線裝調 |
掌握PLC和觸摸屏的編程基礎,能進行工業機器人與數控設備聯機安裝與調試、整機設備電氣故障分析、外圍設備裝配、生產線聯機調試。 |
五、頂崗實習
頂崗實習是計算機類專業教學計劃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本專業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一個重要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半年實訓和實習,使學生更好地理論聯系實際,了解企業各業務環節的基本情況,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加強職業修養。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加強對相關課程的感性認識和理性分析。通過實訓,也使學生了解社會,接觸生產實際,增強集體觀念,協作精神和社會主義的事業心、責任感,培養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的能力。實訓中要求學會通過認真聽講,仔細觀察,認真分析,詳實記錄,通過實際操作來獲取知識。因此,有計劃地組織好第六學期的實訓,對于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尤為重要,也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立業創業本領的重要措施。
我校按教學計劃進度在第六學期進行頂崗實習,分專業方向安排在相對應的企業單位實習6-8個月。
目 錄
株洲人工智能職業技術學校
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申報專業名稱:工業機器人技術
申報專業代碼:660303
初中畢業生或同等學歷者
全日制學歷教育,學制三年
本專業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職業道德和扎實的文化基礎知識。具有獲取新知識、新技能的意識和能力,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需求。熟悉企業生產流程,具有安全生產意識,嚴格按照行業安全工作規程進行操作,遵守各項工藝流程,重視環境保護,并具有獨立解決非常規問題的基本能力。掌握現代工業機器人安裝、調試、維護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具備機械結構設計、電氣控制、傳感技術、智能控制等專業技能,能從事工業機器人系統的模擬、編程、調試、操作、銷售及工業機器人應用系統維護維修與管理、生產管理及服務于生產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
1.主要就業崗位:機器人使用企業的編程、操作、維護人員;機器人制造廠家的制造、裝配、維修人員;機器人銷售公司的銷售、培訓及其關聯設備的安裝、調試和維修人員;機器人集成應用企業的機器人工裝夾具、集成應用設備的安裝、調試,以及后期維護服務人員。
2.其他就業崗位:先進制造企業的數控加工、機器人操控、人機配合加工等人員。
3.未來發展崗位:經過企業的再培養,還可從事工業機器人及其作業單元作業工藝優化,工業機器人柔性線改造等。
序號 |
對應職業(崗位) |
職業資格證舉例 |
專業(技能)方向 |
1 |
設備操作員、機器人運行維護與管理 |
CAD職業資格證、PLC程序員、維修電工中級工證及工業機器人操作員證 |
工業機器人操作及維護 |
2 |
工業機器人工作站設計與安裝、銷售客服工程師 |
CAD職業資格證、PLC程序員、維修電工中級工證及工業機器人操作員證 |
工業機器人調試及售后 |
3 |
工業機器人中級工程師 |
CAD職業資格證、PLC程序員、維修電工中級工證及工業機器人操作員證 |
工業機器人中級工程師 |
1.職業素養
1.思想道德素質: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事業心強,有奉獻精神;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管理規定,為人誠實、正直、謙虛、謹慎,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2.科學文化素質:具有本專業必需的文化基礎、良好的人文修養和審美能力;知識面寬,具有自主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能用得體的語言、文字和行為表達自己的意愿,具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具有獲取、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具有終生學習理念,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
3.專業素質:具有從事專業工作所必需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具有遵守規程、文明操作、一絲不茍、質量第一的職業習慣;具有安全生產、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意識;具有科學探索的精神和創新、創業的初步能力。
4.身心素質:具有健康的體魄,能適應崗位對體質的要求;具有健康的人格,養成終身從事體育鍛煉的意識、能力與習慣;具有健康的心理和樂觀的人生態度;學會合作與競爭,養成自信、自律、敬業、樂群的心理品質。
本專業學生通過學習社會科學文化基礎知識,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有理想、懂政策、遵紀守法且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公民,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文化素質,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及吃苦耐勞的精神。除此之外,通過相關課程和社會實踐活動的鍛煉,使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能運用機械制圖的知識,按照國家標準,識讀中等復雜機械零件圖樣、簡單裝配圖樣和電氣圖樣,具備運用CAD軟件繪制中等復雜程度機械圖樣或電氣圖樣的能力。
2.能運用機械制造的工藝知識,完成機械加工工藝卡片的編制,能正確操作常用的機械加工設備。
3.能運用機械傳動的基礎知識,分析機電設備的基本結構;具備鉗工操作的基礎能力和機械拆裝的基礎技能。
4.能運用機電設備拆裝的工藝知識,正確選用常用的工具、量具及輔具,完成典型機電設備的拆裝。
5.能運用電工電子技術的基礎知識,進行電路分析和電氣測量;能正確選用常用電工電子儀表,具備電工、電子操作的基礎技能。
6.能運用液壓和氣壓傳動的基礎知識,識讀和分析中等復雜液壓、氣動系統圖,具備典型液壓和氣動回路的安裝、調試和維護的能力。
7.能運用單片機控制的基礎知識,實現機電產品的簡單控制。
8.能運用可編程控制器(PLC)的編程技術,實現典型機電設備的PLC控制,初步具備PLC改造機電設備控制方式的能力。
9.能使用示教器或編程操控工業機器人完成工作任務,看懂機器人使用、維護手冊。
10.能組裝、安裝、調試常用工業機器人輔具,基本能看懂機器人自動線相關操作手冊。
11.能完成工業機器人及其作業單元的自動生產線電氣控制系統的安裝、調試、運行和故障排除能力。
12.能根據作業對象完成工業機器人程序的編制,初步具備其作業單元的自動生產線改造的能力。
高職:工業機器人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
本科:機械電子工程、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
公共基礎課包括德育課、文化課、體育與健康、公共藝術、歷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類基礎課。
專業技能課包括專業核心課、專業(技能)方向課和專業選修課,實習實訓是專業技能課教學的重要內容,含校內外實訓、崗位實習等多種形式。
1、語文
在初中語文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現代文和文言文閱讀訓練,提高學生閱讀現代文和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強文學作品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加強寫作和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和日??谡Z交際水平。通過課內外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擴展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養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接受優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
2、數學
在初中數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知識。必學與限定選學內容:集合與邏輯用語、不等式、函數、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任意角的三角函數、數列與數列極限、向量、復數、解析幾何、立體幾何、排列與組合、概率與統計初步。選學內容:極限與導數、導數的應用、積分及其應用、統計。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基本運算、基本計算工具使用、數形結合、邏輯思維和簡單實際應用等能力,為學習專業課奠定基礎。
3、英語
在初中英語的基礎上,鞏固、擴展學生的基礎詞匯和基礎語法;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和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使學生能聽懂簡單對話和短文,能圍繞日常話題進行初步交際,能讀懂簡單應用文,能模擬套寫語篇及簡單應用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繼續學習的能力,并為學習專門用途英語奠定基礎。
4、信息與技術
在初中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常用操作系統的使用、文字處理軟件的使用,掌握計算機操作的基本技能,使學生具有一定的文字處理能力,數據處理能力,信息獲取、整理、加工能力,網上交互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
5、體育與健康
在初中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體育與衛生保健的基礎知識和運動技能,掌握科學鍛煉和娛樂休閑的基本方法,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培養自主鍛煉、自我保健、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控的意識,全面提高身心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為終身鍛煉、繼續學習與創業立業奠定基礎。
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本課程主要認清自己在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發展目標中的歷史機遇與使命擔當,以熱愛祖國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健康成長、成才報國。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能夠正確認識中華民族近代以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發展進程。
7、心理健康
本課程主要探尋符合自身實際和社會發展的積極生活目標,養成自立自強、敬業樂群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結合活動體驗和社會實踐,了解心理健康、職業生涯的基本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掌握心理調適方法,形成適應時代發展的職業理想和職業發展觀,提高應對挫折與適應社會的能力。將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職業生涯教育相結合,引導學生在了解自身個性特質的基礎上,結合國家和社會發展狀況,合理規劃職業發展,激勵學生自覺把個人職業理想融入到國家事業中去,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最大限度的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8、職業道德與法律
職業道德與法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與職業指導。其任務是:使學生了解職業、職業素質、職業道德、職業個性、職業選擇、職業理想的基本知識與要求,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掌握職業道德基本規范,以及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途徑,陶冶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業、競爭上崗等符合時代要求的觀念;學會依據社會發展、職業需求和個人特點進行職業生涯設計的方法;增強提高自身全面素質和自主擇業、立業創業的自覺性。并使學生了解憲法、行政法、民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中與學生關系密切的有關法律基本知識,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指導學生提高對有關法律問題的理解能力,對是與非的分析判斷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維護權益、依法同違法行為作斗爭的實踐能力,成為具有較高法律素質的公民。
9、經濟政治與社會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其任務是:根據馬克思主義經濟和政治學說的基本觀點,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對學生進行經濟和政治基礎知識的教育。引導學生正確分析常見的社會經濟、政治現象,提高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活動的能力,為在今后的職業活動中,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基礎。
10、哲學與人生
哲學與人生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及基本觀點的教育。其任務是:通過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等多種方式,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自己的社會實踐、人生實踐和職業實踐密切相關的哲學基本知識;引導學生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分析最常見的社會生活現象,初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將來從事社會實踐奠定基礎。引導學生正確分析常見的社會經濟、政治現象,提高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活動的能力,為在今后的職業活動中,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基礎。
11、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專業在學科綜合專業基礎和公共藝術專業方向基礎課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分別對各種公共藝術理論知識、實踐知識進行研究和學習,涵蓋公共藝術本體形態、藝術形式、創作形式、創作觀念、方法、技巧及審美意識等綜合內容。
12、歷史
歷史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本課程的任務是在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基礎上,促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進一步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脈絡和優秀文化傳統;從歷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培養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的歷史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礎。
13、勞動周
勞動周是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類課程,是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關鍵課程,是面向全校所有專業開設的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旨在幫助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勞動觀,鑄造崇高個人品德;助益學生鍛煉勞動技能;積累勞動經驗,培養勞動習慣。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和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勞動觀念;促進學生體會勞動創造美好生活,體認勞動不分貴賤,熱愛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培養勤儉、奮斗、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為學生具備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和形成良好勞動習慣奠定基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根據專業需要和學生興趣、愛好,確定公共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及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根據專業需要和學生興趣、愛好,確定公共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及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序號 |
專業選修課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學時 |
1 |
企業文化與職業素養、崗位認知 |
了解企業文化,認識企業文化在現代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正確理解先進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讓學員快速融入公司環境,職場規則。 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能迅速融入到新的工作,快速進入一個社會人的狀態,目的就是讓學生們在思想上認識自我,行為符合專業工作規范。 |
36 |
2 |
智能制造生產線裝調 |
掌握PLC和觸摸屏的編程基礎,能進行工業機器人與數控設備聯機安裝與調試、整機設備電氣故障分析、外圍設備裝配、生產線聯機調試。 |
72 |
33 |
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 |
掌握液壓與氣壓傳動的基礎知識,壓強基本計算方法,掌握液壓與氣動元件的工作原理,特點及應用,具備簡單機電設備的安裝,調試與維修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以及自學能力。主要內容包括液壓傳動基礎知識、液壓元件、氣動控制元件、液壓基本回路、氣動基本回路、典型液壓系統。主要要求包括使學生具有較高的職業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能正確選用和使用液壓與氣動元件,能繪制出液壓與氣動回路圖,能對液壓與氣動系統進行基本設計,安裝,調試與維護,能對基本系統進行簡單的故障分析與排除。 |
36 |
54 |
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 |
本課程面向機械制造業和加工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創新精神的技能型與應用型人才,要求學生全面掌握本課程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操作技能,并熟悉相關的國家標準。 |
36 |
55 |
鉗工技能訓練 |
通過任務引領的項目活動,掌握鉗工中安全知識、量具的使用,劃線、鏨削、鋸削,銼削、鉆孔、攻套螺紋、矯正與變形、鉚接、刮削與研磨等基本技能。使學生具備本專業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級術應用型人才所必須具備的鉗工工藝理論及專業實踐技能,培養學生愛崗敬業和吃苦耐勞精神。 |
36 |
崗位實習是計算機類專業教學計劃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本專業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一個重要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半年實訓和實習,使學生更好地理論聯系實際,了解企業各業務環節的基本情況,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加強職業修養。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加強對相關課程的感性認識和理性分析。通過實訓,也使學生了解社會,接觸生產實際,增強集體觀念,協作精神和社會主義的事業心、責任感,培養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的能力。實訓中要求學會通過認真聽講,仔細觀察,認真分析,詳實記錄,通過實際操作來獲取知識。因此,有計劃地組織好第三學期12月、1月和2月,第五學期12月、1月和2月進行實訓,對于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尤為重要,也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立業創業本領的重要措施。
我校按教學計劃進度在第三學期和第五學期進行崗位實習,分專業方向安排在相對應的企業單位實習共6個月。
(一)基本要求
每學年為52周,其中教學時間36周(含復習考試和實訓),累計假期16周,周學時一般為28學時(按毎天安排6節課計),校外實習一般按每周30時(小時折1學時)安排。三年總學時約為3000—3300學時。
實行學分制,原則上一般以16-18學時計1學分,入學教育(軍訓)、校外實習、畢業教育等活動,以1周為1學分,三年制畢業總學分不得少于170學分。
公共基礎課程學時一般占總學時的三分之一,允許根據本專業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在規定的范圍內適當調整,按實際情況調整課程開設順序,但必須保證學生修完本方案確定的公共基礎課程的必修內容和學時。
專業技能課程學時一般占總學時的三分之二,其中認知實習可安排在第一學年,崗位實習安排在第三、五學期,原則上累計總學時約為半年。在確保學生實習總量的前提下,可根據實際需要,集中或分階段安排實習時間。
課程設置中應設選修課,其學時數占總學時的比例約為10% 。
(二)學時比例表
課程類別 |
必修課 |
限選課 |
任選課 |
|||
課程類型 |
公共基礎課 |
專業技能課 |
選修課 |
|||
課程 |
公共基礎課 |
專業核心課 |
實踐課(實訓實習課) |
專業(技能)方向課 |
公共選修課 |
專業選修課 |
學時 |
1098 |
756 |
828 |
324 |
72 |
216 |
比例(%) |
33.3% |
23.0% |
25.1% |
9.8% |
2.2% |
6.6% |
注明:本專業課程總學時為:3294。
(三)教學活動周數分配表
內容
學期 |
校內課程教學 |
入學教育及軍訓 |
校內集中實訓 項目 |
企業崗位實習 |
畢業實習 |
畢業教育 |
考核 |
機動 |
寒暑假 |
合計 |
|
電子元器件識 別監測與焊接
|
專業綜合實訓 |
||||||||||
一 |
18 |
1 |
|
|
|
|
|
1 |
1 |
4 |
24 |
二 |
17 |
|
1 |
|
|
|
|
1 |
1 |
8 |
28 |
三 |
10 |
|
|
|
8 |
|
|
1 |
1 |
4 |
24 |
四 |
18 |
|
|
|
|
|
|
1 |
1 |
8 |
28 |
五 |
10 |
|
|
|
8 |
|
|
1 |
1 |
4 |
24 |
六 |
18 |
|
|
|
|
|
1 |
|
1 |
8 |
28 |
合計 |
91 |
1 |
1 |
0 |
16 |
0 |
1 |
5 |
6 |
36 |
156 |
注:入學教育及軍訓是在開學前進行
課程類別 |
序號 |
課程名稱 |
學分 |
學時 |
各學期周學時和實訓實習安排 |
||||||||
第一學年 |
第二學年 |
第三學年 |
|||||||||||
一 |
二 |
一 |
二 |
一 |
二 |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
|
|
1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2 |
36 |
2 |
|
|
|
|
|
||
2 |
職業道德與法律 |
2 |
36 |
|
2 |
|
|
|
|
||||
3 |
心理健康 |
2 |
36 |
|
|
2 |
|
|
|
||||
4 |
哲學與人生 |
2 |
36 |
|
|
|
2 |
|
|
||||
5 |
語文 |
13 |
36 |
2 |
2 |
1 |
2 |
2 |
2 |
||||
6 |
數學 |
13 |
198 |
2 |
2 |
1 |
2 |
2 |
2 |
||||
7 |
英語 |
13 |
198 |
2 |
2 |
1 |
2 |
2 |
2 |
||||
必修課 |
公共基礎課 |
8 |
信息與技術 |
8 |
144 |
3 |
3 |
2 |
|
|
|
||
9 |
體育與健康 |
8 |
144 |
2 |
2 |
2 |
2 |
|
|
||||
10 |
公共藝術 |
2 |
36 |
2 |
|
|
|
|
|
||||
11 |
歷史 |
2 |
36 |
|
|
|
2 |
|
|
||||
小計:(占總學時33.3)% |
67 |
1098 |
15 |
13 |
9 |
12 |
6 |
6 |
|||||
專業核心課 |
13 |
機械制圖 |
6 |
108 |
6 |
|
|
|
|
|
|||
14 |
計算機繪圖 |
6 |
108 |
|
6 |
|
|
|
|
||||
15 |
工業機器人基礎 |
4 |
72 |
4 |
|
|
|
|
|
||||
16 |
電工基礎 |
6 |
108 |
|
|
|
6 |
|
|
||||
17 |
電子技術 |
4 |
72 |
|
4 |
|
|
|
|
||||
18 |
工業機器人操作與編程 |
6 |
108 |
|
|
3 |
3 |
|
|
||||
19 |
PLC應用技術 |
10 |
180 |
|
6 |
4 |
|
|
|
||||
小計:(占總學時23.0)% |
42 |
756 |
10 |
16 |
7 |
9 |
0 |
0 |
|||||
限選課 |
專業方向課 |
20 |
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 |
6 |
108 |
|
|
|
|
|
6 |
||
21 |
工業機器人電氣裝調與維護 |
6 |
108 |
|
|
|
3 |
3 |
|
||||
22 |
工業機器人工作站典型應用 |
6 |
108 |
|
|
|
|
3 |
3 |
||||
小計:(占總學時9.8)% |
18 |
324 |
0 |
0 |
0 |
3 |
6 |
9 |
|||||
必修課 |
專業實踐課 |
23 |
軍訓、入學教育 |
1 |
30 |
1周 |
|
|
|
|
|
||
24 |
專業綜合實訓 |
3 |
48 |
|
|
|
2周 |
|
|
||||
25 |
崗位實習 |
24 |
720 |
|
|
12周 |
|
12周 |
|
||||
26 |
畢業教育 |
1 |
30 |
|
|
|
|
|
1周 |
||||
27 |
職業資格證書 |
2 |
含通用證書和專業技能證書,每項2學分 |
||||||||||
小計:(占總學時25.1)% |
31 |
828 |
|
|
|
|
|
|
|||||
任選課 |
公共選修課 |
28 |
經濟政治與社會 |
2 |
36 |
|
|
|
|
|
2 |
||
29 |
勞動周 |
2 |
36 |
1 |
1 |
|
|
|
|
||||
小計:(占總學時2.2)% |
4 |
72 |
1 |
1 |
|
|
|
2 |
|||||
專業選修課 |
31 |
企業文化與職業素養、崗位認知 |
2 |
36 |
|
|
|
|
|
2 |
|||
32 |
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 |
2 |
36 |
|
|
|
2 |
|
|
||||
33 |
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 |
2 |
36 |
|
|
|
|
|
2 |
||||
34 |
鉗工技能訓練 |
2 |
36 |
|
|
|
2 |
|
|
||||
35 |
智能制造生產線裝調與維護 |
4 |
72 |
|
|
|
|
|
4 |
||||
小計:(占總學時6.6)% |
20 |
216 |
|
|
0 |
4 |
0 |
8 |
|||||
總計 |
178 |
3294 |
26 |
30 |
16 |
28 |
12 |
25 |
說明:
1、本表不含軍訓、入學教育、社會實踐、畢業教育,學??筛鶕嶋H情況靈活設置;
2、專業技能課程教學,建議在多媒體網絡機房采用做學一體化教學。
積極探索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方式的變革與創新,注重實踐性教學,采用“做中學”、“學中做”等體現“理實一體”的教學方法,實現專業理論教學與專業技能實訓的有機融合。
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實施“導生制”、“導學制”等學習方式,建構產學研一體會、小發明小創造活動、社會調研等實踐平臺,開發學生的潛能,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與自主能力。
創新教育教學手段,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和數字化資源的作用,利用翻轉課堂、混合教學以及在線學習等方式,適應學生智能化學習需要。
(1) 強化教學工作中心地位
專業帶頭人為本專業教學第一負責人,專業帶頭人和專業教師共同負責本專業教育教學工作。學校和系部應加大對專業的管理,確保專業教學有序運行。專業負責人要加強本專業建設總體設計,負責本專業教育教學與改革具體組織實施,確保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課程負責人負責課程標準的修訂、課程教研教改等事宜。
(2) 教學管理組織機構與運行
按照學校設定的相關組織機構,執行包括教學文件、教學過程、教學質量、教學研究、教學設施設備、圖書及教材等各項管理制度。
(3) 常規教學管理制度
遵循學校制訂的包括教學組織管理制度、課堂教學管理制度、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崗位實習與社會實踐管理制度、學生學業成績考核管理制度、教師教學工作考核評價制度等。
(4) 實施性教學計劃制訂與執行
在本文案的基本上,不斷加大調研力度制度實施性教學計劃,根據區域產業結構特點,進一步明確具體的教學內容,科學設計訓練項目,即對崗位核心能力課程標準進行二次開發。
(5) 教學檔案收集與管理
按照學院相關制度,做好教學檔案的收集與整理,為教學教研工作提供重要的教學信息資源。教學檔案主要包括教學文書檔案、教學業務檔案、教師業務檔案和學生學籍檔案等。學校應對教學檔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做出規定,由專人負責管理,使教學檔案管理制度化、規范化、信息化,能更好地為教學教研服務。
(6) 教育教學研究和改革
通過教研活動、教育教學課題研究、校企合作等途徑,改革教學模式,創新教學環境、教學方式、教學手段,促進知識傳授與生產實踐的緊密銜接,增強教學的實踐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使人才培養對接用人需求、專業對接產業、課程對接崗位、教材對接技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學校應制定教科書選用及教材編寫有關規定,以利教師編選合適的教科書或教材。
學校應鼓勵教師針對學生程度編選適合教材,教材應充分考慮中職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文字表達通俗簡練,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便于學生學習和掌握。
教材內容由簡而繁、由易而難,逐次加深課程的內容,以減少學習困擾及課程重迭,提高學習效率。
教材的選擇需要重視橫向統一,相關科目彼此間需加以適當的組織,使其內容與教學活動統一,便以結合運用于實際工作中,并有利于將來學生自我發展。
由學校、學生、用人單位三方共同實施教學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學生專業綜合實踐能力、“雙證”的獲取率和畢業生及就業質量,專兼職教師教學質量,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多元化教學質量評價標準體系。結合學校學分制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和現代學徒制開展情況,以學生自評、生間互評、教師與企業評價等方式,利用計算機實時記錄特點等實訓平臺開展過程性評價,使學生的評價更為真實、客觀、全面。
采取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主要包括筆試、作業、課堂提問、課堂出勤、上機操作考核以及參加各類專業技能競賽的成績等。
1.實訓實習評價
采用實習報告與實踐操作水平相結合等形式,如實反映學生對各項實訓實習項目的技術水平。
2.崗位實習評價
崗位實習考核方面包括實習日志、實習報告、實習單位綜合評價鑒定等多層次、多方面的評價方式。
(1)考試評分
按學校規定修完所有課程并成績合格,在校期間無紀律處分,頂崗學習期間按時完成實習報告。
課程考試分配表
序號 |
學習領域 |
|
1 |
公共基礎學習領域 |
|
2 |
專業學習領域 |
校內課程 |
3 |
社會實踐(生產實習) |
|
4 |
畢業崗位實習 |
|
5 |
拓展學習領域 |
公共選修課程 |
6 |
專業拓展課程 |
|
7 |
綜合素質項目 |
(2)取得證書條件
要求學生在校三年期間,考取必要的職業資格證,并鼓勵學生考取多項職業資格證書。具體規定見下表:
在校期間學生考證相關要求
證書類別 |
學習領域 |
要求 |
必考/選考 |
基本能力證書 |
計算機應用能力 |
合格 |
必考 |
英語應用能力 |
合格 |
必考 |
|
普通話 |
合格 |
選考 |
|
職業資源證書 |
工業機器人裝調維修工 |
合格 |
必考 |
工業機器人操作調整工 |
合格 |
選考 |
十三、實習實訓環境
一、工業機器人多功能實訓平臺
1. 產品概述
工業機器人實訓平臺,如圖a 所示,以關節型六軸串聯工業機器人為核心,在操作平臺的四周合理分布有多種不同工藝應用的實訓模塊,包含了搬運碼垛工藝、分揀工藝、拋光打磨工藝、裝配工藝等工業機器人最典型應用,不僅滿足了職業院校不同專業學生針對工業機器人的操作和編程的教學需求,完全來源于工業應用現場的特征也使該工作站更加適合于作為職業技能競賽平臺。
工作站深度集成了離線編程技術,軟件中不僅包含了與硬件平臺的相符三維模型資源,還大大簡化了涂膠及搬運碼垛工藝實現的編程應用過程、提高軌跡復現精度、避免發生碰撞干涉。
1. 產品組成
1.工業機器人1臺;
2.完成產品輸送、分揀、碼垛,產品軌跡模擬、TCP校點等工作;
3.組成:機器人模塊、實訓模塊、控制模塊等;
4.平臺采用模塊化設計,實訓功能可自主搭配,能夠完成工業機器人認知與操作,運行軌跡操縱,程序數據及設定等示教編程。
2. 技術參數
手腕負載
額定 3 kg
最大 5 kg
最大工作半徑 720mm
瞬間容許最大轉矩 J5 35Nm J6 24Nm
本體重量 30kg
重復定位精度 ±0.05mm
工作溫度 0-40 ℃
1. 產品配置及功能
6. 主要實訓內容:
(1).主要實訓內容:機器人認知、機器人手動操縱、查看機器人信息、機器人數據的備份與恢復、機器人I/O通信、機器人的硬件連接、PLC控制、氣源裝置及氣缸、電磁閥控制、機械手手動控制、上料模塊的裝調與操控、裝配模塊的裝調與操控、機器檢測模塊的裝調與操控、噴涂模塊的裝調與操控、光電傳感器檢測及調整、碼垛模塊的裝調與操控、機器人軌跡運動模塊裝調。
(2).此基礎平臺主要完成以下工作:來料、輸送、碼垛、分揀、裝配、檢測等,并搭載了TCP校點模塊、焊接(涂膠)軌跡模擬模塊。
(3).此基礎工作站以三種工件裝配為一款產品為前提,通過來料來料儲存單元在芯片組裝機構實現物料組裝,然后通過輸送裝置輸出到后續工序。
(4).物料儲存在碼垛模塊,由機器人將物料分揀至分揀料盤,分揀好的產品有機器人再次送回碼垛模塊,完成整個循環。
可開展實訓項目如下:
(一)功能描述
本工業機器人多功能工作平臺,能夠開展(但不僅限于)如下實訓項目:
1、工業機器人的應用;
2、PLC的電氣設計和應用;
3、電機和傳感器的技術和應用;
4、氣動技術應用;
5、變頻器的安裝與調試;
6、觸摸屏基本控制與設置;
7、可用于考核或技能競賽,可考察職業能力;
8、工業機器人本體與控制器的安裝接線。工業機器人初始化與參數恢復;工業機器人碼垛應用接線;
9、工業機器人應用夾具選擇與設計工業機器人碼垛應用編程與調試;
10、工業機器人和視覺檢測系統數據交換的電氣連接與調試技術;
11、工業機器人外圍單元的電氣連接與調試技術;
12、整機系統和監控系統的數據交換電氣連接與調試;
13、工業機器人編程調試和應用;
14、工業機器人描圖操作模塊系統的調試;
15、工業機器人模擬倉庫出入庫系統的調試;
16、工業機器人工件裝配模塊系統的調試;
17、工業機器人多模塊系統的組合與編程應用。
1812數控模擬實訓平臺
用來夾取方形工件,夾爪內側附帶彈性防滑墊片,保證夾取工件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可進行快速更換,只需把夾爪換下便可裝不同樣式的夾具。
夾具形式一:用來夾取方形工件,夾爪內側附帶彈性防滑墊片,保證夾取工件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可進行快速更換,只需把夾爪換下便可裝不同樣式的夾具。
夾具形式二:用來夾緊標定針進行TCP訓練, 夾爪中間設計標定針安裝卡位,可以實現夾具功能的快速切換.可以實現TCP實訓.
夾具形式三; 用來夾取吸盤進行模擬壓鑄和機器人視覺檢測練習。夾具中間卡位同時可以滿足吸盤安裝功能,可以實現機器人吸取工件實訓.
一、概述
ZRPLC-02A型PLC可編程控制器實驗裝置是專為目前我國各院校開設的《可編程控制器技術》、《可編程控制器及其應用》等課程配套設計的。集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通信編輯器、編程軟件、工控組態軟件、仿真教學軟件、模擬控制實驗掛箱、實物等于一體,可直觀地進行PLC的基本指令訓練,多個應用廣泛的PLC實際應用模擬實驗和實物控制實驗,同時也為了高層次的設計開發實驗提供良好的條件。為了結合教學要求,設計過程中參考了國內多種教材,從中精選出二十七組最具典型性的實驗項目,配備三相鼠籠異步電機及繼電器,能完成多個電氣控制實驗。
二、特點
1、裝置采用組件多結構 更換實驗模塊便捷,如需擴展功能或開發新實驗,只需添加實驗掛箱即可,永不淘汰。
2、雙口接線法 PLC主機與實驗掛箱之間的連接即可采用自鎖緊接插線單線逐點連接,以提高動手動腦能力,加深了解PLC的結構功能,又可通過排線一次性連接,以提高實驗連接速度,與單一連接法相比具有絕對優越性。
3、實驗對象形像逼真,接近工業現場的實際應用,通過本實驗裝置的訓練,學生很快就能適應現場的工作。
4、采用三菱FX系列可編程控制器,功能強大,性能優越,采用模塊化設計,組合靈活。
5、組態棒圖教學 采用MCGS工控組態軟件,所有實驗都已編輯出形象直觀、動感強、教學效果好的組態棒圖,進行實驗動態跟蹤教學。
三、裝置構成
1、PLC可編程控制器實驗臺:提供三相電源,直流穩壓電源及安全保護裝置
2、PLC可編程控制器實驗裝置(掛箱規格:40×24×6 cm3):
(1)PLC001 交通信號燈PLC自動控制實驗掛箱
(2)PLC002 攪拌器的PLC自動控制實驗掛箱
(3)PLC003 LED數碼管顯示PLC自動控制實驗掛箱(實物)
(4)PLC004 四層電梯的PLC自動控制實驗掛箱(實物)
(5)PLC005 加工中心刀具庫選擇控制實驗掛箱(實物)
(6)PLC006 藝術彩燈造型的PLC控制實驗掛箱
(7)PLC007 電機的自動控制實驗掛箱(實物)
(8)PLC008 步進電機的PLC控制實驗掛箱(實物)
(9)PLC009 模擬電視發射塔實驗掛箱
(10)PLC010 自動送料裝車系統實驗掛箱
(11)PLC011 自動售貨機實驗掛箱
(12)PLC012 自動成型系統實驗掛箱
(13)PLC013 水塔自動供水系統實驗掛箱
(14)PLC014 郵件自動分揀系統實驗掛箱
(15)PLC015 自動洗衣機系統實驗掛箱
(16)PLC016 電鍍系統實驗掛箱
(17)PLC017 繼電器控制實驗掛箱(一)
(18)三相鼠籠電動機 380V Y /△接法
(19)基礎實驗掛箱
3、PLC可編程控制器操作桌
4、編程應用軟件
5、仿真教學軟件
6、工控組態軟件
7、PLC可編程控制器(接口都已引到面板)及轉接通迅電纜。
8、電腦或手持編程器(用戶自備或代購)
四、技術性能
1、輸入電源:三相四線電源,輸入時指示燈亮。
2、電源輸出:有漏電型保護器、過載、短路保護裝置。
A.三相四線380V輸出,由三只電壓表指示輸出電壓
B.~220V通過安全插座輸出
C.+24V/2A直流穩壓輸出(數顯)
D.+5V/1A直流穩壓輸出(數顯)
E.±12V/1A直流穩壓輸出(根據裝置需求而定)
3、PLC可編程控制器:
品牌、型號:三菱FX1N--40mR(輸入24點,輸出16點),也可選擇西門子、歐姆龍,價格另議。
4、重量:100Kg
5、外形尺寸:160×75×150 cm3
五、基本實驗項目
1.與、或、非邏輯功能實驗 2.定時器、計數器功能實驗 3.跳轉、分支功能實驗 4.移位寄存器實驗 5.數據處理功能實驗 6.微分、位操作實驗 7.交通信號燈PLC自動控制實驗 8.攪拌器的PLC自動控制實驗 9.LED數碼官顯示PLC自動控制實驗(實物) 10.四層電梯的PLC自動控制實驗(實物) 11.加工中心刀具庫選擇控制實驗(實物) |
12.藝術彩燈造型的PLC控制實驗 13.電機的自動控制實驗 (實物) 14.步進電機的PLC控制(實物) 15.模擬電視發射塔實驗實驗 16.自動送料裝車系統控制實驗 17.自動售貨機實驗 18.自動成型實驗 19.水塔自動供水控制系統實驗 20.郵件自動分揀實驗 21.自動洗衣機控制系統模擬實驗 22.電鍍過程控制實驗 |
23.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點動和自鎖PLC控制(實物)
24.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聯動正反轉PLC控制(實物)
25.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帶延時正反轉PLC控制(實物)
26.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Y/△轉換起動PLC控制(實物)
27.MCGS組態棒圖實驗教學,利用已編輯好組態棒圖,對以上任何實驗進行動態跟蹤教學實驗
28.針對實驗項目的具體要求,學生自行編輯組態棒圖進行實驗。
六、配置清單
序號 |
名稱 |
數量 |
1 |
實驗桌 |
1 |
2 |
實驗臺 |
1 |
3 |
交通信號燈PLC自動控制實驗掛箱 |
1 |
4 |
攪拌器的PLC自動控制實驗掛箱 |
1 |
5 |
LED數碼管顯示PLC自動控制實驗掛箱 |
1 |
6 |
四層電梯的PLC自動控制實驗掛箱 |
1 |
7 |
加工中心刀具庫選擇控制實驗掛箱 |
1 |
8 |
藝術彩燈造型的PLC控制實驗掛箱 |
1 |
9 |
電機的自動控制實驗掛箱 |
1 |
10 |
步進電機的PLC控制實驗掛箱 |
1 |
11 |
模擬電視發射塔實驗掛箱 |
1 |
12 |
自動送料裝車系統實驗掛箱 |
1 |
13 |
自動售貨機實驗掛箱 |
1 |
14 |
自動成型系統實驗掛箱 |
1 |
15 |
水塔自動供水系統實驗掛箱 |
1 |
16 |
郵件自動分揀系統實驗掛箱 |
1 |
17 |
自動洗衣機系統實驗掛箱 |
1 |
18 |
電鍍系統實驗掛箱 |
1 |
19 |
繼電器控制實驗掛箱 |
1 |
20 |
基礎掛箱 |
1 |
21 |
三相異步電動機 |
1 |
22 |
PLC主機掛箱 |
1 |
23 |
凳子 |
2 |
24 |
安全型插拔線 |
50 |
25 |
PLC編程軟件 |
1 |
26 |
PLC編程線纜 |
1 |
27 |
實訓指導書 |
1 |
十四、專業師資
依據國家教育部頒發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的有關規定,建立數量充足,結構合理,能適應本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高水平專兼職教師隊伍。
專業專任教師具備良好的師德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計算機類專業大學本科及其以上學歷,通過培訓獲得教師職業資格證書;具備計算機專業相關高級及以上資格證書或相關企業技術工作經歷,具備雙師素質;具備基于工作過程課程設計、教學組織與教學實施能力;具備指導學生進行畢業設計、創新設計、技能比賽的能力;具有課程開發的能力。
專業兼職教師應對本行業企業情況有較深的了解,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和實踐操作能力,具備本科以上學歷且具備本專業高級專業職稱或技師以上職業技能證書,計算機專業相關企業的技術骨干或技術能手,從事專業工作兩年以上,能夠勝任教學工作。
全校教師和學生之比一般不低于1:16,專業專任教師和學生之比一般不低于1:25,兼職教師一般占專業教師的15%-30%。 我校嚴格按照《教育部關于印發〈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的通知》(教職成〔2010〕12號)和《湖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機構編制標準 (試行 ) 》(湘編辦〔2009〕 22號)文件精神進行教師隊伍的配置,1000名學生規模配置50位專任教師,其中專業教師30人,雙師型教師15人,實踐經驗的兼職教師10人,實習指導老師5人,具有高級技術職務的人數10人,能勝任當前我校的專業教學任務。
專業分級 |
文化教師 |
專業教師 |
實習指導教師 |
兼職教師 |
學生人數 |
正高級教師 |
20人 |
6 |
|
3 |
1000人 |
高級教師 |
2 |
|
2 |
||
一級教師 |
9 |
5 |
5 |
||
二級教師 |
|
|
|
||
三級教師 |
8 |
|
|
||
合計 |
20 |
25 |
5 |
10 |
|
歐陽廣、張國華、劉新國、劉志成、顏謙和、譚仙成
附件一:實訓室設備采購合同
株洲人工智能職業技術學校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校企合作情況
序號 |
校企合作企業名稱 |
1 |
株洲億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2 |
株洲東亞工具有限公司 |
3 |
東莞市碩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4 |
深圳市創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5 |
深圳市中科晶奧科技有限公司 |
6 |
杭州智誠惠通科技有限公司 |
7 |
上海麥梵革軟件科技有限公司 |
8 |
上海谷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9 |
上海閃尖軟件科技有限公司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附件四:株洲人工智能職業技術學校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師資一覽表
序號 |
姓名 |
性別 |
學歷 |
畢業學校 |
資格證 |
所學專業 |
擬任崗位 |
第一部分 專業教師 |
|||||||
1 |
孫哲南 |
男 |
博士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
博導,20151290 |
計算機 |
工業機器人專業 |
2 |
肖滿生 |
男 |
碩士 |
西安交通大學 |
教授,20054321370000211 |
計算機科學 |
軟件技術專業 |
3 |
文 鴻 |
男 |
博士 |
湖南大學 |
副教授,20094300171000478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軟件技術專業 |
4 |
金可音 |
南 |
碩士 |
中南工業大學 |
教授,964300170005976 |
計算機應用 |
工業機器人專業 |
5 |
文志誠 |
男 |
博士 |
上海大學 |
教授,20074321370000133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軟件技術專業 |
6 |
周麗娟 |
女 |
碩士 |
中南大學 |
副教授,20054321371000150 |
軟件工程 |
軟件技術專業 |
7 |
張居武 |
男 |
碩士 |
武漢理工大學 |
講師,20054321370000213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工業機器人專業 |
8 |
王宏 |
男 |
碩士 |
江西農業大學 |
講師,20054321370000237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軟件技術專業 |
9 |
洪升彪 |
男 |
碩士 |
廈門大學 |
講師,20064300170001257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軟件技術專業 |
10 |
饒居華 |
男 |
碩士 |
湖南工業大學 |
講師,20024321370000185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軟件技術專業 |
11 |
劉芳 |
女 |
碩士 |
武漢理工 |
講師,20054300171001483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軟件技術專業 |
12 |
張森 |
男 |
博士 |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
講師,中科院工程師 |
計算機領域工程 |
工業機器人專業 |
13 |
張海軍 |
男 |
本科 |
西南交通大學 |
中級,11243430008 |
計算機 |
軟件技術專業 |
14 |
裴來芝 |
女 |
本科 |
湖南大學 |
中級,20054300171001566 |
計算機 |
軟件技術專業 |
15 |
何 暢 |
男 |
碩士 |
廣西工學院 |
中級,200644001700037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軟件技術專業 |
16 |
鄧旭光 |
男 |
本科 |
國防科技大學 |
高級,10128430026 |
計算機 |
軟件技術專業 |
17 |
譚仙成 |
男 |
本科 |
湖南廣播電視大學 |
高級,11201430007 |
計算機 |
軟件技術專業 |
18 |
李婷 |
女 |
本科 |
湖南省第一師范學院 |
師范生,畢業發高級中學證 |
教育技術 |
軟件技術專業 |
19 |
肖穎 |
女 |
本科 |
湖南省第一師范學院 |
師范生,畢業發高級中學證 |
教育技術 |
軟件技術專業 |
20 |
謝明瑋 |
女 |
本科 |
湖南省第一師范學院 |
師范生,畢業發高級中學證 |
教育技術 |
軟件技術專業 |
21 |
林靖 |
女 |
本科 |
湖南省第一師范學院 |
師范生,畢業發高級中學證 |
教育技術 |
軟件技術專業 |
22 |
黃瑤 |
女 |
本科 |
湖南省第一師范學院 |
師范生,畢業發高級中學證 |
教育技術 |
軟件技術專業 |
23 |
譚豪杰 |
男 |
本科 |
湖南省第一師范學院 |
師范生,畢業發高級中學證 |
教育技術 |
軟件技術專業 |
24 |
何秉棠 |
男 |
本科 |
湖南省第一師范學院 |
師范生,畢業發高級中學證 |
教育技術 |
軟件技術專業 |
25 |
張雙媛 |
女 |
本科 |
湖南省第一師范學院 |
師范生,畢業發高級中學證 |
教育技術 |
軟件技術專業 |
26 |
徐曠 |
女 |
本科 |
湖南工業大學 |
中級,12143430028 |
計算機 |
軟件技術專業 |
27 |
王東巍 |
男 |
本科 |
湖南師范大學 |
中級,12143430022 |
計算機 |
軟件技術專業 |
28 |
李棟 |
男 |
本科 |
北京工業大學 |
中級,11243430012 |
計算機 |
工業機器人專業 |
29 |
易珊靜 |
女 |
本科 |
湖南工業大學 |
中級,11243430010 |
計算機 |
軟件技術專業 |
30 |
李鍵 |
男 |
本科 |
鄭州輕工學院 |
中級,09224430097 |
計算機 |
工業機器人專業 |
第二部分 公共科目教師 |
|||||||
1 |
楊梓鑫 |
女 |
本科 |
湖南省第一師范學院 |
師范生,畢業發高級中學證 |
語文 |
語文教師 |
2 |
劉躍平 |
男 |
碩士 |
中南大學 |
注會,964300170006284 |
會計學 |
數學教師 |
3 |
趙紅艷 |
女 |
本科 |
海南師范大學 |
高級,20174300172001562 |
會計學 |
數學教師 |
4 |
劉 瑤 |
女 |
碩士 |
湖南工業大學 |
高級,20114300942000289 |
英語 |
英語教師 |
5 |
周 游 |
女 |
碩士 |
湖南師范大學 |
師范生,畢業發高級中學證 |
行政管理專業 |
英語教師 |
6 |
張金燕 |
女 |
碩士 |
四川外國語大學 |
高級,20135000142021044 |
英語(語言學) |
英語教師 |
7 |
管由維 |
女 |
本科 |
湖南工業大學 |
已考過有證明 |
英語教育 |
英語教師 |
8 |
王葉林 |
女 |
本科 |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
中級,2013430114200402 |
商務英語 |
英語教師 |
9 |
張葉 |
女 |
碩士 |
湖南工業大學 |
已考過有證明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
德育教師 |
10 |
王翠霞 |
女 |
碩士 |
湘潭大學 |
高級,20144300442002222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德育教師 |
11 |
黃格飛 |
男 |
本科 |
中南大學 |
高級,964300170006302 |
|
德育教師 |
12 |
付 凱 |
男 |
本科 |
湖南工業大學 |
師范類應屆畢業生 |
體育 |
體育教師 |
13 |
李 彥 |
女 |
本科 |
湖南師范大學 |
高級,20074300241000765 |
運動訓練 |
體育教師 |
14 |
譚旭帆 |
男 |
本科 |
湖南工業大學 |
師范類應屆畢業生 |
體育教育 |
體育教師 |
15 |
黃琳莉 |
女 |
本科 |
廣西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 |
中級,20084115332000569 |
音樂學 |
藝術教師 |
16 |
曾琳智 |
女 |
碩士 |
武漢音樂學院 |
高級,20174200242007506 |
音樂學 |
藝術教師 |
17 |
吳嘉旭 |
男 |
本科 |
湖南師范大學 |
師范類應屆畢業生 |
美術學 |
藝術教師 |
18 |
譚怡盈 |
女 |
研究生 |
武漢音樂學院 |
高級,20154200242000122 |
音樂學 |
藝術教師 |